2023 / 9 / 3
两天广州下雨,白天工作结束,去吃饭健身来回的路上听完的这期。回到家的时候跟 Tingtal 说,「Peaceful it is」,南方夜晚难得有这样的感受。
当时一下说不清这种平静的由来,后来才明白,可能是种「在糟糕大环境下彼此确认的安定感」吧,感叹还有优秀的人在认真做事、互相理解。但后来没有发出,也还是…担心素未谋面会不会显得奇怪?
今天看到 崇旭的 Newsletter ,就想着再来做个播客的小长尾,献出一些掌声(心虚)。
如今提起 intimacy,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恋人间浪漫爱式的亲密关系,更倾向于 physical intimacy 或 emotional intimacy。
其实还有一种,常被忽略却很重要——intellectual intimacy。在我看来,崇旭所说的「深度关系」中,这一类型的亲密不可或缺。Sarah 和他的聊天就给我这样的感受,「双方在思想和心理上有足够的共享空间」。
想起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里写,「孩子对父母的渴求是一道终极之选——爱还是理解。」父母常常只能给予「真诚耿直的爱」,「渴望得到理解是强人所难」,「耿直的爱正是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的礼物」。
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理解」的人,应该也有,但大多数人只能在更大的世界里寻找。如果我们在这种「理解」和「intellectual intimacy」间划个约等号,其实它也不难寻找,我们和喜欢的作家、艺术家、创作者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一层关系——只不过常常是单向的。在日常的亲密关系中,它可遇不可求。
细想来,现代人心理困扰越来越多,大多和缺乏这几种 itimacy 相关。也因此,才觉得这期节目难得。既是两人之间对话的记录,对于他人又何尝不是安慰。
当然,我并不是说没有这种「理解」/「intellectual intimacy」的亲密关系就不好。「爱」其实也很重要(我不敢说「更重要」)。只是有时,我们需要从不同的人际关系中获取这两样能让人安心、平静的精神维生素。
有人幸运地找到了,也有人还一直在寻找。
我在想,和爱一样,理解也需要先自己迈出一步,释放信号——我理解你/我爱你——也才有机会获得回应。但最近突然有了新的领悟:「去爱/去理解」比「被爱/被理解」重要,它才是一个人闪闪发光的主体性呈现。以前理所当然觉得,爱和理解是从外界获得的,但有可能恰恰相反,由内而外,由「去爱/理解」生出的力量或许更缠长。
再引述上野老师的话,「能使你充盈、教你认识自己的,是『爱』而非『被爱』,是『欲想』而非『被欲想』。」
当然,我自己更进一步领悟这点,是接收到了一些别的宇宙信号。有机会再说。
细致些其实不难发现,即使是同样的提问,curious 和 judgmental 的不同状态下(或者不同的人),问出来的感受也不一样。
崇旭做价值阅读群,我理解它并不容易。有意思的是,Sarah 用了「curator」的表述(新奇,下次我也要学来用)。我也曾短暂做过一段时间的编辑,当时的感受更像是「人肉信息漏斗」,每天大量阅读、筛选再去打磨、呈现,不仅耗时,更耗费心力。坚持不到一个月就放弃了(也和信息摄入过多时带来的焦躁不安感有关)。
所以当 Sarah 提及崇旭为什么不尝试组建团队时——我也觉得这样更可持续些——我就感受到了 curious 和 judgmental 差别。Sarah 并不是「团队更好,你为什么不那样做」的反问,而是好奇「你始终没有想过组队(为什么呢)?」文字可能无法完全形象描述,但如果这期你听到这里,不妨试着感受一下。
当然崇旭的回答也很有意思。我甚至十分理解,换作是我,可能也不会轻易迈出这一步。他没明说,不知是否有些性格使然?当然很多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也不应该只用「更好/更坏」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意义。
两人对话间还有一种「温柔」在流动。和水一样,「温柔」有时反而更有力量。
千头万绪,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想写,比如 Sarah 说的「给自己写的内容」,崇旭的「如果推荐一篇英文文章甚至我会想着先自己把它翻译好」「中大」「南方」…
但再不发出去今天的 flag 就要倒了(?)那今天就先长尾到这儿。祝你周末也有平静。
🔗 Traders' Talk|《#19 对话崇旭:信息泛滥时代下的「价值阅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