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一提

Cococolin

翻译|这可能是你抑郁或焦虑的真正原因

2024 / 11 / 21

精较中字:这可能是你抑郁或焦虑的真正原因

翻了个抑郁症相关的视频,改变了我对这一病症的很多认知。分享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 2019 年六月 Johann Hari 在 TED 的演讲。他上一个浏览量过千万的演讲是《你对上瘾的所有认知都是错的》。

在这次演讲中,他说:

如果你抑郁或焦虑,你并不是软弱,也不是疯了,甚至你也主要不是因为大脑出了问题——你只是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人而已。

Johann 本职是记者,同时也曾深受抑郁折磨。

从 18 岁到 31 岁的 13 年间,他一直相信医生的说法:抑郁只是因为大脑血清素不足而已。吃药让大脑内的化学物质恢复平衡就好了。直到 13 年后,用药已经达到了法定药量的极限,却依然没有本质解决他常常抑郁的状况。

于是他踏上寻求答案之旅——花了 3 年时间走遍世界各地探访社会科学家、精神科专家、心理治疗师、深化生物学家、社会运动人士以及曾深受抑郁困扰并战胜过它的人,试图找到造成抑郁的真正原因及解决办法。

最终他写下了一本关于抑郁极具洞见的畅销书《Lost Connections》。他认为,抑郁症的成因不仅事关生理,更多事关我们的心理、社会因素——人际关系、价值观、职场困境、童年创伤等才是抑郁症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而要真正解决,不仅在于依靠我们个人的力量,更需要重新连结整个社会,共同面对才能解决。

人有生理需求,也有心理需求。生理得不到满足,身体会生病;心理得不到满足,大脑亦会出问题。在寻求医学帮助的同时,或许我们也该更多地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是否也在种种方面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Johann 在这次演讲中分享了以下几个关键信息,如果没时间看完视频,希望下面的文字也能给你一些帮助:


一、目前有科学证据支持的抑郁成因共有九种

两种生理上的,七种心理上的。

大脑化学失衡只是抑郁焦虑的原因之一(却常被强调为主要原因)——你的基因可能决定了你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尽管它并不决定你的命运),抑郁之后你的大脑的确会产生一定变化让你更难从中挣脱;但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会造成我们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孤独,没有归属感,感觉生活或未来不确定、没有希望等。

正因这一问题远不只是生理失衡这么简单,它的解决方法也应该超越生理去到更深的层次。明白这一点,会发现人们除了抗抑郁药之外,还有另一套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可以选择。

我们应该少谈一些生理失衡,而多谈谈生活方式的失衡。

由于时间原因,在这一演讲中,他只分享了其中两种主要的原因及对策。


二、孤独是抑郁的极大诱因之一

而我们的社会文化及盛行的价值观,又常常加剧这样的处境。

比如不给别人添麻烦,要「Be YOURSELF」——我们是有史以来最孤独的社会。

最近一项针对美国人的研究表明,39% 的人表示「已经不再和任何人亲近」。在国际孤独程度测试里,英国和欧洲的结果亦不甚乐观。

人类能发展到今天,重要的一项能力便是懂得团队合作,而当下的时代,我们却是打破这种形式的第一代人。

为了减少人们的孤独,目前在欧洲,一种新的「社交处方」正渐流行起来——人们聚到一起不为了倾诉悲惨或孤独,而是一起想着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种个花园。而又有许多证据表明,接触自然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抗抑郁药(Johann 提到的抑郁的另一原因是脱离大自然)。「花园里花开的时候,我们的心也开了」,这是 Johann 提到的某个真实案例中人们说的话。

「社交处方」的核心在于让人们重新连接比自己更大的东西,「不做孤立的自己,而是成为群体中的一员」(Don't be you, don't be yourself. Be us, be we, be a part of the group.)。


三、垃圾价值观无法满足我们的心理需求

反而让我们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

和垃圾食品无法满足我们的身体需求反而让我们生病一样,「如果你认为生活就只事关金钱、地位还有炫耀,那你注定会过得跟屎一样」(不是叔本华的原话,但大致意思如此)。

你越相信你可以通过花钱、炫耀就能摆脱悲伤,获得好的生活,你就越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

但我们许多人的一生几乎都处于这样的错误价值观当中——消费主义、广告、Instagram 以及所有类似内容的重压之下——**我们被训练去错误的地方寻找幸福,我们打出生就开始被喂食这种灵魂的 KFC,当然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而更重要的是,道理我们都懂,却常常做不到,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机械系统中,它的设定就是会让我们忽略掉生活中重要的东西。


四、抑郁症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

想要真正改变,首先要改变我们的看法。我们要认识到抑郁症并不代表你软弱,或是疯了,你也主要不是大脑出了问题——你只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已。我们需要开始倾听这些信号,当我们重视并尊重这些信号,我们才有可能看到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也才会看到那些自由的、有营养的、深层次的解决办法。

「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痛苦,尊重疾病,甚至学习与疾病和平共存」,从而因为它而获得改变、成长,学会感谢疾病,这是终极的治疗目标。


需要提醒的是,需求的满足不一定要靠别人。如果现在没有人(愿意或者能够)帮助你,那你也要学会自救,起码尝试着去自救。这个社会不一定会变得更好,但我们自己不要放弃自己。

最后,我还是强烈建议你回头重新,认真地看一遍这个视频。我们总是太着急,甚至走在路上还不停地刷新着手机上的社交信息,内心也不断地在这种外在的自我暗示中愈发焦虑。

是的,焦虑抑郁是信号,提醒我们,是时候该停下来关照下自己了,不管是内心,还是生活方式。

我们应该过得更好。